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愛、祈禱與生命力.羅丹的雕塑(二)
文∕編輯部.圖∕現代畫廊
◎羅丹(Auguste Rodin)《吻》


從《地獄門》獨立出來的作品之一《吻》,亦是出自《神曲》裡保羅與法蘭西斯卡之間的悲戀故事,他以最直接的肢體語言和裸身姿態,表現出這對戀人無比熱烈卻又無比純潔的愛情;然而於1887年首次展出時,卻引發許多認為「過於淫穢」的惡評聲浪。赤裸男子拳抵下唇、抱膝沉思的《沉思者》,原本被置放在《地獄門》的上方,那緊繃肌肉、凝重的表情及蜷曲的動作,皆寫實地呈現出人類苦思時的神態。《沉思者》居高臨下地俯看著陷在地獄中扭曲掙扎的人像,彷彿在思索生命的難題。他的外表極其沉靜,內心卻處於最劇烈激盪的狀態,同時將動、靜兩種相互矛盾的元素巧妙蘊含在一件作品內,令人嘆為觀止。
《加萊義民》則是1884年羅丹接下的另一個大件紀念碑創作,加萊市(Calais City)市長委任他製作一個紀念英雄德.聖皮耶(Eustache de Saint-Pierre)的紀念碑。1347年百年戰爭期間,加萊市有六個公民自願成為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的人質,來解除英軍長達11個月的圍城;德.聖皮耶是自願者中的第一位。羅丹深受這個故事所打動,決定創作六個人為一組的作品,刻畫出六人邁開第一步、走向愛德華三世那偉大的一刻。六人姿態神情各異,有人恐懼掙扎、有人木然認命,有人卻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整件作品深刻地呈現出六位市民面對悲壯殉道的種種反應。
除此之外,羅丹也接受許多公眾紀念碑的製作委託,包括畫家洛蘭(Claude Lorrain)和法國小說家雨果(Victor Hugo)的名人紀念碑。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1891年由作家協會(Society of Men of Letters (Societe des Gens de Lettres))委任他創作的大文豪巴爾札克(Monument Balzac)紀念碑雕像。羅丹為此曾深入研究這位作家,為了突顯巴爾札克的智慧,他以簡單有力的線條塑出大文豪寧靜睿智的氣質風範,其餘的身體部分則以寬大長袍掩蓋。豈料作家協會認為羅丹竟將巴爾札克的形象塑造為一個身穿睡袍的肥胖老人,而拒絕了這件作品。
儘管羅丹許多作品皆曾引起當時社會間的非議、飽受批評謾罵,但他以雄渾的刀法突顯出塑像的精神氣韻與寓意,讓雕像不再只是死板的紀念碑或裝飾品,而是更有生命力、會呼吸說話的不朽之作。(完)


*愛、祈禱與生命力.羅丹的雕塑(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