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金麗萍、胡秀珠
科技的進步及時代的變遷,讓城市產生變貌,儘管從農業、工業到現代化的科技城市,城市地形地貌有所變化,但不變的是,任何的建築、公共設施、商店,都是為了符合「人」的需求,以「人」為本所產生的創新服務,才能創造商機,居民也才有幸福感。在建國百年之際,銜接創新的最後一哩,應從民眾的深度需求出發,才能建構出符合住民需求的幸福城市。
「智慧城市」是創新服務最佳實驗場域,值此台灣邁向下一個世紀的關鍵時刻,未來10年,因應環境變化,全球有哪些重大生活趨勢?台灣應如何從了解民眾基本需求,到建構出具有地方特色、兼顧生活美學的條件及環境?《創新發現誌(ideas)》此次製作「城市變貌 幸福百年」封面故事專題,特別邀請交通大學教務長林進燈、成大建築系副教授鄭泰昇、台大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劉佩玲、信義集團資訊長蔡祈岩及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規畫師廖志堅進行深度對談,透過精采對話,為台灣未來生活勾勒遠景、激盪出創新服務。
《創新發現誌(ideas)》問(以下簡稱『問』):未來10年,因應環境的變化,全球有哪些重大生活趨勢?
交通大學教務長林進燈:「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其實任何科技產品的發明信,都是由「人」這個出發點開始,因為人們有需求,因此運用「科技」為媒介,滿足我們的各種需求,進而不斷提升人類生活的品質。
從現在到未來的10年,有兩個部分對於生活形態會有所改變,其一為高齡化社會所帶出的健康照護及親子互動關懷等;其二是知識水平的提升,民眾將崇尚追求於文化創意及新科技商品(如iPhone、iPad等)。
成大建築系副教授鄭泰昇:從人、環境和社會三個層面來看,人的部分,有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問題;環境有環境變遷、全球暖化等議題。且資訊愈來愈透明化,碳足跡檢測就讓資源耗費情況攤在陽光下;在社會面方面,生活型態互動方式改變,如M型社會、城鄉差距等愈來愈大,因講究個人化,創意公民意識也逐漸被喚起。
問:在新的生活趨勢下,我們要如何關照到使用者的需求,提供符合需求的服務?我們又要如何定義未來生活?
鄭泰昇:首先要先反思,人需要什麼樣的生活,社會要改變何種生活?以數位台灣而言,廣鋪光纖,但到了社區最後一哩,有50%鋪不進去,那使用者根本無法享受便利。人的需求是隱藏的,多數人並不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但是,人的需求也可以是被創造出來的。以Apple的iPhone及iPad而言,就是從觀察消費者的行為,創造出不用鍵盤和滑鼠也可以打電話、上網等。
台大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劉佩玲:社會學者透過觀察社會現象,定義未來生活樣貌相當困難,如Google、iPhone都是透過不斷嚐試。由設計者觀點來發想1、20個創意。如果能創造一個平台讓大家很快作出原型機(prototype),快速進入市場,不行的就會被淘汰掉。另外,科技產品過於冰冷,必須靠對人的觀察,才能產出好的創意來。台大INSIGHT中心團隊有160多位,專任助理群人文背景比科技還要多;社會學者是旁觀者,唯有經過細微的觀察,才能提出精緻的服務。
林進燈:我以健康照護為例,ECO–City團隊研發的i-heart好貼心主要是可測量心電圖ECG訊號,其可儲存約3,000多筆的量測心電圖資訊,並可以透過團隊所發展的專家系統網站來判讀相關的健康資訊,方便使用者日常操作,隨時隨地可進行5分鐘的有效自我健康管理;研發i-heat及建立專家系統最主要是期望民眾可以透過日常的自主照護,若有發現異常情況即可早日就醫診治,發揮預防效果。
問:滿足消費者需求是創新的最後一哩,整合不同領域的「跨界對話」應如何進行?資通訊(ICT)產業可以扮演何種角色?
林進燈:當我組織起交大智慧生活科技區域整合中心時,必須與人文團隊、建築團隊及產業推動團隊共同討論並做決策,從如何發掘民眾的需求,如何以科技為媒介,如何將雛型商品商業化,如何建構城市成為低碳生態城等,這些過程都需要「跨界」對話。
從全球的發展中發現致力於節能減碳的裝置,讓地球降溫,讓地球和人類可以更永續,以及發展更多可以輔助高齡族群的科技便利商品等,都是未來應努力的目標。
鄭泰昇:人、環境和社會的關係密不可分,絕對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缺乏全面性的思考。建築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則是系統,絕不能用單一方案去解決。例如,前幾年流行的養生村,現在已沒在談了,因文化不同、家庭結構差異,從德國的例子發現,養生村將造成城鎮老化、甚至死去的情況。因此,後來德國透過都市更新計畫,鼓勵年輕人回去,讓城鎮重生。如果有幫傭,哪裡還需要機器人?科技在適當時間適度介入即可。
劉佩玲:ICT作健康服務必須善用服務(service),因此,我們提出BET(Business、User experience、Technology)三個面向來觀察,創新成功的關鍵不在ICT,最重要的是提供什麼樣的服務。以看病而言,台北市診所很多,是否還需要額外的遠距醫療服務?其實未必,許多高齡者到醫院去,不是去看病,而是去社交(social),是去跟人接觸。
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規畫師廖志堅:過去我們參與建案的提案規劃,多半是以社區改造團體或都市發展主管機關為合作夥伴。如今,資通訊設備對於人們生活運作的影響,我們也逐步納入;如人們對智慧型手機的倚賴,使它不再只是行動通信器材,甚至已成為個人行動辦公室;如近期的選舉活動,簡訊和e-mail拜票成為新型態的「掃街」。這在在顯示,設想「城市未來」的同時,必須切合融入科技的因素。
順帶提出一點,關於城市美學,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於建築所扮演的角色。在現代人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往往一直在不同的身分間轉換。如我們為科技大廠設計的廠區建築,就儘量考慮視覺與行動的動線,不一定只遷就於廠房的「效率」,可能更希望加入「平衡」、「流動」,以及綠色生態等概念。希望人們在這個空間中,可以從天際線的形構、建築量體的形貌、建築材質的特色以及周遭環境的呼應,感受到不言而喻的氛圍與感動;這個時空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精神,同時映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也就能夠自在地從中找到安頓心靈的所在。這是建築設計對城市美學所能提供的助力。
從消費者的需求及感受出發,建築可以是很人文的,而資訊科技的應用及導入,有時候會提供更多的便利,有時候卻要適可而止,在使用上要十分巧妙。
問:想請教資訊長,在實際服務社區上,信義房屋有哪些好的經驗?過程中,創新服務如何被發掘出來?
信義集團資訊長蔡祈岩:信義房屋自2004年起,以5年為一期,每年撥出2,000多萬、總金額新台幣1億元,透過「社區一家協進會」幫助100多個社區作改造,補助金額少則20萬、多則100萬元。今年已有700多個補助申請案。
在社區及社群經營過程中,對居民友善、對環境友善是最重要的。ICT不是重點,社區營造與社區關懷才是重點。
我認為,創新就是創新、科技就是科技。但在創新的過程中,也不能忽略硬體,如果忽略了硬體就不會有iPhone的出現,產品夠好就有定義未來的能力,太早拋棄硬體也是錯誤的。
取材: Idea 創新發現誌
科技的進步及時代的變遷,讓城市產生變貌,儘管從農業、工業到現代化的科技城市,城市地形地貌有所變化,但不變的是,任何的建築、公共設施、商店,都是為了符合「人」的需求,以「人」為本所產生的創新服務,才能創造商機,居民也才有幸福感。在建國百年之際,銜接創新的最後一哩,應從民眾的深度需求出發,才能建構出符合住民需求的幸福城市。
「智慧城市」是創新服務最佳實驗場域,值此台灣邁向下一個世紀的關鍵時刻,未來10年,因應環境變化,全球有哪些重大生活趨勢?台灣應如何從了解民眾基本需求,到建構出具有地方特色、兼顧生活美學的條件及環境?《創新發現誌(ideas)》此次製作「城市變貌 幸福百年」封面故事專題,特別邀請交通大學教務長林進燈、成大建築系副教授鄭泰昇、台大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劉佩玲、信義集團資訊長蔡祈岩及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規畫師廖志堅進行深度對談,透過精采對話,為台灣未來生活勾勒遠景、激盪出創新服務。
《創新發現誌(ideas)》問(以下簡稱『問』):未來10年,因應環境的變化,全球有哪些重大生活趨勢?
交通大學教務長林進燈:「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其實任何科技產品的發明信,都是由「人」這個出發點開始,因為人們有需求,因此運用「科技」為媒介,滿足我們的各種需求,進而不斷提升人類生活的品質。
從現在到未來的10年,有兩個部分對於生活形態會有所改變,其一為高齡化社會所帶出的健康照護及親子互動關懷等;其二是知識水平的提升,民眾將崇尚追求於文化創意及新科技商品(如iPhone、iPad等)。
成大建築系副教授鄭泰昇:從人、環境和社會三個層面來看,人的部分,有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問題;環境有環境變遷、全球暖化等議題。且資訊愈來愈透明化,碳足跡檢測就讓資源耗費情況攤在陽光下;在社會面方面,生活型態互動方式改變,如M型社會、城鄉差距等愈來愈大,因講究個人化,創意公民意識也逐漸被喚起。
問:在新的生活趨勢下,我們要如何關照到使用者的需求,提供符合需求的服務?我們又要如何定義未來生活?
鄭泰昇:首先要先反思,人需要什麼樣的生活,社會要改變何種生活?以數位台灣而言,廣鋪光纖,但到了社區最後一哩,有50%鋪不進去,那使用者根本無法享受便利。人的需求是隱藏的,多數人並不了解自己要的是什麼,但是,人的需求也可以是被創造出來的。以Apple的iPhone及iPad而言,就是從觀察消費者的行為,創造出不用鍵盤和滑鼠也可以打電話、上網等。
台大智慧生活科技整合與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劉佩玲:社會學者透過觀察社會現象,定義未來生活樣貌相當困難,如Google、iPhone都是透過不斷嚐試。由設計者觀點來發想1、20個創意。如果能創造一個平台讓大家很快作出原型機(prototype),快速進入市場,不行的就會被淘汰掉。另外,科技產品過於冰冷,必須靠對人的觀察,才能產出好的創意來。台大INSIGHT中心團隊有160多位,專任助理群人文背景比科技還要多;社會學者是旁觀者,唯有經過細微的觀察,才能提出精緻的服務。
林進燈:我以健康照護為例,ECO–City團隊研發的i-heart好貼心主要是可測量心電圖ECG訊號,其可儲存約3,000多筆的量測心電圖資訊,並可以透過團隊所發展的專家系統網站來判讀相關的健康資訊,方便使用者日常操作,隨時隨地可進行5分鐘的有效自我健康管理;研發i-heat及建立專家系統最主要是期望民眾可以透過日常的自主照護,若有發現異常情況即可早日就醫診治,發揮預防效果。
問:滿足消費者需求是創新的最後一哩,整合不同領域的「跨界對話」應如何進行?資通訊(ICT)產業可以扮演何種角色?
林進燈:當我組織起交大智慧生活科技區域整合中心時,必須與人文團隊、建築團隊及產業推動團隊共同討論並做決策,從如何發掘民眾的需求,如何以科技為媒介,如何將雛型商品商業化,如何建構城市成為低碳生態城等,這些過程都需要「跨界」對話。
從全球的發展中發現致力於節能減碳的裝置,讓地球降溫,讓地球和人類可以更永續,以及發展更多可以輔助高齡族群的科技便利商品等,都是未來應努力的目標。
鄭泰昇:人、環境和社會的關係密不可分,絕對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缺乏全面性的思考。建築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則是系統,絕不能用單一方案去解決。例如,前幾年流行的養生村,現在已沒在談了,因文化不同、家庭結構差異,從德國的例子發現,養生村將造成城鎮老化、甚至死去的情況。因此,後來德國透過都市更新計畫,鼓勵年輕人回去,讓城鎮重生。如果有幫傭,哪裡還需要機器人?科技在適當時間適度介入即可。
劉佩玲:ICT作健康服務必須善用服務(service),因此,我們提出BET(Business、User experience、Technology)三個面向來觀察,創新成功的關鍵不在ICT,最重要的是提供什麼樣的服務。以看病而言,台北市診所很多,是否還需要額外的遠距醫療服務?其實未必,許多高齡者到醫院去,不是去看病,而是去社交(social),是去跟人接觸。
潘冀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規畫師廖志堅:過去我們參與建案的提案規劃,多半是以社區改造團體或都市發展主管機關為合作夥伴。如今,資通訊設備對於人們生活運作的影響,我們也逐步納入;如人們對智慧型手機的倚賴,使它不再只是行動通信器材,甚至已成為個人行動辦公室;如近期的選舉活動,簡訊和e-mail拜票成為新型態的「掃街」。這在在顯示,設想「城市未來」的同時,必須切合融入科技的因素。
順帶提出一點,關於城市美學,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於建築所扮演的角色。在現代人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往往一直在不同的身分間轉換。如我們為科技大廠設計的廠區建築,就儘量考慮視覺與行動的動線,不一定只遷就於廠房的「效率」,可能更希望加入「平衡」、「流動」,以及綠色生態等概念。希望人們在這個空間中,可以從天際線的形構、建築量體的形貌、建築材質的特色以及周遭環境的呼應,感受到不言而喻的氛圍與感動;這個時空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精神,同時映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也就能夠自在地從中找到安頓心靈的所在。這是建築設計對城市美學所能提供的助力。
從消費者的需求及感受出發,建築可以是很人文的,而資訊科技的應用及導入,有時候會提供更多的便利,有時候卻要適可而止,在使用上要十分巧妙。
問:想請教資訊長,在實際服務社區上,信義房屋有哪些好的經驗?過程中,創新服務如何被發掘出來?
信義集團資訊長蔡祈岩:信義房屋自2004年起,以5年為一期,每年撥出2,000多萬、總金額新台幣1億元,透過「社區一家協進會」幫助100多個社區作改造,補助金額少則20萬、多則100萬元。今年已有700多個補助申請案。
在社區及社群經營過程中,對居民友善、對環境友善是最重要的。ICT不是重點,社區營造與社區關懷才是重點。
我認為,創新就是創新、科技就是科技。但在創新的過程中,也不能忽略硬體,如果忽略了硬體就不會有iPhone的出現,產品夠好就有定義未來的能力,太早拋棄硬體也是錯誤的。
取材: Idea 創新發現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