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葉亭均/綜合外電/經濟日報
華爾街日報報導,東南亞國協(ASEAN)官員18日表示, 包括日本、南韓、中國與東協十國在內的「東協加三」, 計劃把協助成員國對抗貨幣大幅波動的區域貨幣交換協議基金的規模 ,由現行的1,200億美元提高一倍。
雅加達東協整合監督辦公室主管兼首席經濟學家里洛( Aladdin Rillo)表示,東協加三正考慮把用來對抗貨幣問題的「 清邁協議」(Chiang Mai Initiative)換匯基金的銀彈規模擴大至2, 400億美元。
這項換匯協議當初設立的目的, 是為外匯存底規模相對較小的國家提供防範流動性短缺的安全網絡, 避免發生金融危機。
日經新聞同日報導,目前在清邁協議的1200億美元中, 有多達20%的資金可在與國際貨幣基金(IMF) 貸款無連動關係的情況下動用。
報導指出,東協加三國也將同意提高上述可動用的資金比率, 防止歐債危機對亞洲國家造成重大傷害。
里洛表示, 東協加三的官員任務小組決定本月初向成員國提議擴大基金規模, 並在本月28日於柬埔寨舉行的副財長與央行總裁會議中列入商談, 而且有望通過。如果達成協議, 將於5月在馬尼拉舉行的亞洲開發銀行(ADB)年會期間, 另行召開的東協加三財長會議中定案。
里洛表示「目前經濟不確定性已升高」, 因此任務小組決定需要更多資金以備不時之需。
根據2010年生效的清邁協議, 東協與中日韓承諾利用外匯存底幫助其他貨幣遭攻擊的成員國。 13國原先允諾利用1,200 億美元的外匯存底來對抗炒作。雖然這些國家尚未要求承諾出資, 但許多分析師已憂心歐債問題可能會擴散至全球,擔心1, 200億美元的規模可能不足。
亞洲國家多次受投機炒匯衝擊, 最著名的例子為1990年代市場大肆炒作匯率而導致亞洲金融風暴 。
里洛說:「協定原本只是要支撐短期流動性, 但我想他們現在想更上一層樓,賦予清邁協定更重要的角色, 為預防問題與區域監督給予更有前瞻性的建議。」
華爾街日報報導,東南亞國協(ASEAN)官員18日表示,
雅加達東協整合監督辦公室主管兼首席經濟學家里洛(
這項換匯協議當初設立的目的,
日經新聞同日報導,目前在清邁協議的1200億美元中,
報導指出,東協加三國也將同意提高上述可動用的資金比率,
里洛表示,
里洛表示「目前經濟不確定性已升高」,
根據2010年生效的清邁協議,
亞洲國家多次受投機炒匯衝擊,
里洛說:「協定原本只是要支撐短期流動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